在全球半导体行业呈现缓慢复苏及结构分化的2024年,华虹半导体(688347.SH,01347.HK)依托特色工艺持续深耕的技术优势与客户支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仍保持了稳健发展,展现出穿越周期的经营能力。尽管行业整体承压,公司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0.04亿美元,季度环比稳步改善,平均产能利用率接近100%,为新一轮产业复苏奠定了基础。
面对行业波动,华虹半导体在核心竞争力方面继续强化,通过“8英寸+12英寸”战略优化产能配置。随着华虹无锡制造项目的顺利投产,公司将提供包括40nm工艺节点在內的更丰富的工艺平台产品组合,力争实现产能的稳定爬坡并带动收入的稳步提升,为未来业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注重新质生产力的科技企业,华虹半导体通过工艺平台的持续迭代进步,为客户及生态链伙伴提供更优质的产品组合。2024年,公司全年研发费用达16.4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1.42%,同比增加2.3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公司也不忘在行业筑底期进一步提升自身运营效率。通过在销售与市场、采购与供应链、生产制造、营运支持等全方位推行降本增效措施,加强成本控制,夯实公司的竞争优势。
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仍处于库存消化与需求修复阶段。据群智咨询统计,2024年四季度全球主要晶圆厂平均产能利用率约81%,但细分领域分化明显:端侧AI应用创新助力终端需求复苏,手机、PC、可穿戴设备、汽车等创新电子消费品类均有望带动相关芯片代工需求。
随着AI向边缘侧延伸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华虹半导体的工艺平台协同效应逐步释放,得益于此,公司的模拟与电源管理及逻辑与射频平台销售收入继续快速增长,2024贡献营业收入分别为4.48亿美元及2.72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5.1%及34.4%;消费电子继续保持华虹半导体第一大终端业务板块,贡献销售收入12.62亿美元,占比高达63%。
多家机构指出,半导体行业库存去化已接近尾声,2025年有望进入温和复苏周期。产业研究机构TrendForce调查显示,2025年中系晶圆代工厂将成为全球成熟制程增量主力。华虹半导体凭借其广覆盖的特色工艺平台及12英寸产能扩张,有望在消费电子回暖与上行周期中抢占先机。
华虹半导体表示:“在新一年中,公司将坚定推进产能扩张,确保华虹制造项目按计划进行产能爬坡; 持续优化先进‘特色IC+功率器件’的工艺及产品组合,提升高价值产品占比;深化与客户及终端生态伙伴的战略协同,应对中国市场供应链本土化所带来的持续需求提升。”在技术优势与产业周期共振下,华虹半导体凭借多元化的工艺平台覆盖与产能弹性,正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