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被业界视为6G“标准元年”,中国各行业正在积极发力研发6G技术。据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我国将重点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中关村泛联院副理事长、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表示,6G不仅是通信技术的代际升级,更是重塑全球数字经济格局、推动社会智能化转型的战略性技术。业界基本共识是,6G目标峰值速率达1Tbps(较5G提升10至100倍),支持1秒下载高清电影。
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山枝表示,6G时代要实现星地融合,以解决地面移动通信覆盖局限性问题。他提出6G的三大突破标志,包括数字孪生和万物智联的需求、全域空间覆盖以及以用户为中心的弹性可定制网络。
全球移动通信标准组织3GPP已经启动了6G标准化进程。根据计划,2025年6月正式启动6G技术标准研究;2025—2027年完成技术研究阶段;2029年3月份完成第一个版本的技术规范。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表示,预计2029年完成标准制定,推出基本产品,2030年左右实现试商用和商用。
尽管有明确的时间表,但6G技术和标准化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数据管理、架构融合、安全问题和高计算能源需求等。此外,6G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亟须突破,如通感算智融合、空天地一体化等关键技术。在标准层面,各国间尚未达成统一,存在技术垄断与专利博弈。
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多位业界人士展示了6G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计划,这些技术集中在语义通信、终端测试平台、6G天地一体等方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建军表示,中国移动将聚焦关键技术攻关,加速一体化融合创新,推动6G与AI等前沿技术的研发与验证。同时,构建开放创新的生态,深化产学研用协同,促进6G产业多元化发展。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