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产业是上海和浦东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3月2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吴金城在SEMICON China展会期间表示,目前浦东已经集聚了集成电路企业800多家,产业人才20万,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完备、综合技术水平最先进、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2024年,浦东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近3000亿元,增长19.6%。
吴金城指出,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5周年,我们将全力推进引领区建设,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发展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是,推出更高水平的产业开放举措,放大浦东综合改革试点,自贸区自主性开放等国家战略叠加的效应。在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保税监管,外贸通关便利化,数据跨境和资金跨境流动等方面加大自主创新,更好的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更好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二是,推进更融合的全产业链集聚发展,推动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核心零部件、软件服务等领域持续迭代发展,支持CPU、GPU、通信芯片、汽车芯片等,加快技术突破,加强与大模型、人形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终端应用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能级和规模,浦东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到全市的3/4,全国的近1/5。
三是,拓展更优质的产业发展空间,加快国家级装备小镇,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等重要载体建设,推进创新研发、孵化转化、生产制造等紧密的协同布局,强化产业空间分类供应方式,全力确保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好企业在这里能找到庞大的上下游网络。
四是,构建更具活力的创新产业生态,大力支持SEMICON China为代表的高端展会、赛事,集聚浦东,完善多层次科技金融的服务体系,推出根据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引入政策,进一步提升创新浓度和密度,打造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的产业生态。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浦东新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全年总规模达8400亿元,占新区全年生产总值的近50%。在全球经济格局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上海浦东新区正以惊人的速度在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