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概念股:多家半导体企业终止IPO,国产CIS厂商“圈地”忙

来源:爱集微 #一周概念股# #IPO终止#
7529

本周是6月的最后一周,深交所和上交所未新受理一家IPO企业,但却有不少企业终止IPO,仅泛半导体领域就有华光光电、华卓精科、美晶新材、华盾防务、兆讯恒达、德聚技术等多家公司,而上年同期却有大批企业IPO获集中受理,侧面反映出,目前A股IPO之路在收窄。

与国内IPO通道收窄不同,由于下游客户积压库存消耗完毕并进入补库存阶段,同时受益汽车、安防、新兴应用需求增长,国内手机厂商积极采用国产高规格CIS解决方案等原因,近期本土CIS企业获得不错的发展机遇。

多家泛半导体企业终止IPO

自2023年开始,A股市场就收窄了IPO通道,不过去年6月末,仍有大批企业IPO获得集中受理,部分企业也陆续实现上市,但今年6月最后一周,无论是深交所还是上交所,没有一家企业获得IPO受理,相反,不少企业被终止IPO,其中,据不完全统计,泛半导体领域终止IPO的企业就多达6家。

6月24日,上交所披露了关于终止对广东德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资料显示,德聚技术生产的电子胶粘剂广泛用于电子相关产品的电子元器件保护、电气连接、结构粘接和密封、热管理、电磁屏蔽等场景。

6月24日,上交所披露了关于终止对兆讯恒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数据显示,兆讯恒达推出的首款安全SoC产品MH1901,是业内最早实现将主流国际密码算法、国密算法与主控功能集成在一颗SoC芯片上的产品之一。

6月24日,上交所披露了关于终止对四川省华盾防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资料显示,华盾防务是专业从事军用电子对抗领域射频微波部组件和分机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6月24日,深交所披露关于终止对浙江美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审核的决定。美晶新材自创立起主要专注半导体石英坩埚的研发及生产,近年将所拥有的先进半导体石英坩埚工艺技术运用到光伏石英坩埚的生产中。

6月26日,深交所披露关于终止对北京华卓精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资料显示,华卓精科推出的超精密测控设备部件产品包括精密运动系统、纳米精度运动及测控系统模块、静电卡盘和隔振器等,整机产品包括晶圆级键合设备、激光退火设备等。

6月27日,上交所披露了关于终止对山东华光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资料显示,华光光电主要从事半导体激光器外延片、芯片、器件和模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CIS回暖背后,国产厂商“圈地”忙

在创新公司受困IPO通道之时,本土CIS企业却迎来了新发展机遇,目前正在对包括高端市场在内的领域忙着“圈地”。

调研机构TechInsights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图像传感器市场规模在2023年略有增长,总收入超过140亿美元。其中,索尼半导体成为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CIS市场最大赢家,占据超55%的市场,三星占据超20%的市场,豪威则以约7%的份额排名第三。

尽管索尼仍然是CIS领域无可争议的霸主,但在本轮CIS复苏潮中,OV50系列在手的豪威与一众国产厂商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与索尼、三星渐成“分庭抗礼”之势。

长期以来,高性能CIS主要由索尼、三星供应,特别是5000万像素的主摄CIS。但从2023年至今,小米、华为、荣耀、vivo、魅族等部分手机型号,尤其是旗舰产品开始搭载豪威(OV50H)解决方案。小米为例,其14系列主摄CIS分别抛弃小米13、小米13 Pro使用的索尼IMX800和IMX989,转而搭载“光影猎人900(OVX9000)”,即定制版的豪威OV50H。

OV50H是豪威在CES 2023上发布的5000万像素CIS,是其首款具有水平/垂直(H/V)四相位检测(QPD)功能的传感器,正逐渐成为国内手机大厂主摄的重要选择之一,并在今年成为CIS供应链上的焦点所在,有供应链人士透露,“OV50H今年产能已被预订一空”。除豪威外,思特威也已成为我国智能手机OEM的另外一家5000万像素CIS供应商。

国产CIS厂商通过提升技术扩大市场份额的过程中,部分海外厂商却选择放弃部分CIS市场。

今年年初,SK海力士重组其CIS团队,将重点从扩大市场份额转移到开发高端产品。此外,@Tech_Reve 消息称,三星Galaxy S25和S25+将不再使用自家的GN3传感器,而且似乎也没打算继续采用三星半导体CIS,而是准备搭载索尼的CIS方案。更为紧迫的是,三星与SK海力士关于HBM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种种动作均表明对HBM市场志在必得。在索尼、豪威等厂商的共同挤压下,韩系厂商放弃部分CIS市场,显然是基于产业布局作出的战略抉择。

另外,受益安防等传统市场回暖、消费电子市场重回上升通道、汽车市场智能化加速,有产业人士表示,CIS出现新的爆发点。

日本合资车企关厂、狂怼中国新能源车

外资企业不仅在CIS领域退守中国市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面临全面收缩之势,近期更有2家日本合资车企高压下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出了“怒吼”。

市场消息称,东风本田销售部副部长杨忠华在6月25日本田猎光发布会上,狂怼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其认为中国新能源车企有意缩短研发周期、降低品质标准、拼装上市将隐患转嫁用户,在看得见的地方通过冰箱、彩电、大沙发彰显豪华,在看不见的地方以次充好。

有意思的是,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6月3日通报,包括本田在内5家日本汽车、机车生产企业在申请车型生产认证时存在舞弊行为。

6月28日,广汽丰田副总经理彭宝林也在广汽丰田科技开放日上“炮轰”国产新能源汽车做大油箱,认为“把油箱做大是套路”。

讽刺的是,广汽丰田比对的数据显示,长城Hi4-T的电池容量为37.1kWh、上汽DMH电池容量21.4kWh,长安蓝鲸动力电池容量为18.99kWh,比亚迪五代DM-i电池容量15.8kWh,吉利雷神混动电池容量为15.55kWh,而丰田第五代混动的电池容量只有1.8kWh。

针对合资车企的言论,网友评论认为,这是合资车企面对国产新能源汽车全面竞争的无力表现,为了销量无所不用其极;目前合资车企创新跟不上、产品质量差,正在被市场抛弃。

根据公开数据,东风本田5月销售汽车33002辆,低于去年同期的47208辆,1-5月合计销量为202474辆,同比增长9.66%。广汽本田方面,5月销量为31,931辆,同比下降41.31%,1-5月累计销量为173,580辆,同比下降24.3%。

另一家日本合资车企日产虽然没有愤怒咆哮,但于6月21日关闭常州工厂,该工厂是日产在中国8家工厂中规模最小的一家,但也是最先进的一家工厂,于2020年11月开始生产。据介绍,这家日本汽车制造商正试图在价格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销售下滑的情况下削减产能过剩。

(校对/邓秋贤)

责编: 邓文标
来源:爱集微 #一周概念股# #IPO终止#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