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构:美国对中国大陆成熟制程芯片展开301调查,或利好联电、世界先进等台厂
2.美国环保署疑为半导体业开绿灯,可能批准使用新PFAS
3.宁德时代:明年计划减少磷酸铁锂生产的相关传闻不实
1.机构:美国对中国大陆成熟制程芯片展开301调查,或利好联电、世界先进等台厂
美国拜登政府近日宣布对中国大陆制造的成熟制程芯片展开贸易调查,可能对来自中国的芯片征收更多关税。这些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洗衣机和电信设备等日常用品。中国大陆用于半导体制造的碳化硅基板和晶圆的生产也成为美国当局此次调查的目标。
此前,拜登政府已宣布自明年1月1日起,对中国生产的太阳能晶圆和多晶硅的关税提高到50%,特定钨产品关税则提高至25%。此次调查是基于“301条款”授权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进行,旨在决定中国大陆的做法是否“不合理”或“有差别待遇”,并加重美国商业负担。该调查借口保护美国及其他市场的芯片生产商,免受中国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国内芯片供应增加的影响。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表示,USTR发现的证据显示,中国正在瞄准半导体产业,以实现全球主导地位,类似于其在钢铁、铝、太阳能板、电动车和关键矿物领域的作为。这项基于“301条款”的调查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明年1月20日上任前四周启动。根据联邦公报关于该调查的通知,拜登政府将于明年1月6日开始接受大众对该调查的评论,并计划于明年3月11日、12日举行公开听证会。
这项调查将耗时数月,因此调查将和政权一并交接给特朗普政府。若特朗普承接调查,必须自启动后一年内完成。如果调查属实,特朗普政府可能会对中国大陆实施报复性关税,限制进口,或者USTR也会建议总统及国会采取其他行动。特朗普曾在选战期间威胁要对中国商品征收60%巨额关税。
分析师表示,中美禁令趋势不变,中国积极发展成熟制程,因此在成熟半导体和利基型存储器的竞争会变大。此外,中国利用本身优势,也会着墨在面板和电动汽车产业的半导体供应链。
美国扩大对陆管制,且高端设备输出更难,即便尚未扩大到成熟制程,但欧美IDM厂忧心未来大陆人才、技术发展都更受限缩,加快分散订单到其他地区。
分析指出,尽管面临竞争压力,但联电和世界先进等中国台湾晶圆厂已经开始在海外设立新厂房,增加合作伙伴,以应对地缘政治风险。这将有利于这些公司的未来运营,因为他们将能够在“去中化”的趋势中逐渐增加订单。
2.美国环保署疑为半导体业开绿灯,可能批准使用新PFAS
美国环保署(EPA)可能批准半导体产业使用新PFAS(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永久化学品”。随著美国半导体产量提升,此举恐大幅增加含未经充分研究PFAS的污染,这些PFAS可能具毒性、会在环境累积,并加剧气候变迁。
目前,拜登政府已投入大量资金激励该产业回流。然而,半导体产业是主要污染源,也是不受监管和监测PFAS的主要来源,这与拜登控制PFAS污染的计划产生衝突。
据报道,美国环保署12月初宣布,将加强对新化学品审查,作为2016年修订的《有毒物质控制法案》(TSCA)的一部分,该法案是管理美国有毒物质使用的法律。但该法还包括“小量豁免”条款,允许少量使用且不危害工人健康的化学品在不到30天内上市,且几乎不受审查。
此外,该规则第40页的两段内容却遭质疑与规则意图相矛盾。它指出PFAS在半导体生产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该机构“优先考虑”这些PFAS,“现在审查这些新化学品的时间仅为其他行业的三分之一”——最少只需90天。
不过美国环保署声称,已为其建立了“框架”,确保化学品安全,但细节尚不清楚。此外,半导体PFAS是在“封闭循环”中使用,意味著它们被控制在设施内,不会对工人造成风险,且会得到妥善处理。
据了解,PFAS包含约15,000种化学物质,常用于制造防水、防污和耐热产品,被称为“永久化学品”,因其不会自然分解,且与癌症、肝脏问题、甲状腺问题、出生缺陷、肾脏疾病、免疫力下降等严重健康问题有关。
非营利组织Bend The Curve创始人Mike Belliveau表示,环保署正“竭尽全力”为半导体产业服务。他曾积极游说推动有毒化学物质立法,“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的[PFAS污染]。”他表示,没有人乐见PFAS出现在饮用水中或从空气中落下,环保署的许可与日益增长的科学和公众关注背道而驰,紧张局势正在加剧。
3.宁德时代:明年计划减少磷酸铁锂生产的相关传闻不实
针对明年计划减少磷酸铁锂生产的传闻,宁德时代12月2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2025年1月计划减少磷酸铁锂生产的相关传闻不属实。目前新能源市场发展良好,需求较为旺盛,公司一直与供应商良好互动合作,共同推进行业发展。同时,公司还致力于携手供应商伙伴共同推进技术进步与创新,共享行业发展红利。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中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环比增长4.2%,同比增长33.3%。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占比达79.3%。海通国际研报认为,未来随着锂电产业链原材料成本不断下降,政策扶持叠加终端需求不断提升,有望推动新能源车销量持续增长,锂电产业链需求将随即逐步提升。
根据SNE Research的数据,今年1月至10月,全球电动汽车(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的电池使用量达到686.7GWh,同比增长25.0%。其中,宁德时代电池使用量增长28.3%,达到252.8GWh,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市场份额为36.8%。排名第二的比亚迪电池使用量增长31.3%,达到115.3GWh,市场份额为16.8%。但三大韩国电池公司——LG新能源、SK On和三星SDI的市场份额却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