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沐创的抗量子声音:敏捷抗量子密码芯片

来源:沐创集成电路 #沐创# #密码芯片#
2879

近日,第七届CCF中国区块链技术大会暨首届全球区块链产业峰会成功在上海徐汇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汇聚了众多不同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行业专家,聚焦国内外区块链前沿创新、发展趋势和应用落地,为构建更加蓬勃发展的行业生态贡献力量。沐创作为抗量子密码芯片领域的深耕者,受邀参与本次大会,并在“抗量子区块链:从算法迁移到交易迁移”分论坛上作了主题演讲。

论坛开场,上海交通大学郁昱教授作了题为《基于哈希函数的后量子密码签名研究》的主题报告。郁昱教授参与设计的抗量子密码算法 Aigis.Enc 和 Aigis.Sig,在同等安全性强度下,较 NIST 的其它两个对应的抗量子算法标准在公钥大小、密文和签名大小等方面效率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也因此获得了全国密码算法设计竞赛一等奖。紧接着,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路献辉研究员作了题为《抗量子密码标准进展》的主题报告。路献辉老师主持设计的LAC算法是全国密码算法设计竞赛中另一个一等奖算法,该算法也是进入NIST征集第二轮的26个候选算法之一。无论是Aigis算法,还是LAC算法,沐创推出的抗量子密码密码芯片S20P均能支持。

随后,包括沐创在内的多家产业链企业代表先后作了主题演讲。沐创在题为《敏捷抗量子密码芯片——抗量子迁移的基石》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沐创在抗量子密码芯片技术应用道路上的创新。

● 沐创提出了软件定义抗量子密码芯片技术的解决方案

针对抗量子密码芯片对于效率、功能灵活性和物理安全性的多样化需求,沐创提出了软件定义抗量子密码芯片技术的解决方案。软件定义密码芯片可以通过配置流与数据流共同驱动,实现任务处理的空间并行以及硬件资源的时分复用,从而可以在保持较高能量效率的同时实现密码芯片的功能灵活性,因此天然契合抗量子密码算法的特点,可以在满足抗量子密码算法持续演进的同时支持高能效的计算。

● 沐创提出了一种支持跨数学难题的后量子密码芯片架构

针对算法计算模式分析及电路设计优化的基础上,沐创提出了一种支持跨数学难题的抗量子密码芯片架构,从架构上解决对不同数学难题算法的支持问题。沐创针对NIST第三轮中的最终算法,提出了从算法级到任务级到功能单元级的层次化计算框架,计算粒度逐渐减小,功能灵活性逐渐提高。

● 沐创提出了基于任务簇扩展、混合异构软件定义密码计算架构

针对NIST选出的标准算法及第四轮候选算法,以及国内密码算法竞赛的一等奖算法(包括郁昱教授参与设计的Aigis算法、路献辉老师主持设计的LAC算法),沐创在对这些算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任务簇扩展、混合异构软件定义密码计算架构。沐创发现,从功能上而言,所有算法都遵循随机性产生、采样、数据转换与对齐、密码算术计算、格式化或逻辑操作的流程,并相应的提出了不同的硬件资源引擎,根据不同算法的数据流程进行并行调度,提高计算吞吐;进一步针对不同算法的簇间分布,进行算法-电路协同设计、配置信息与调度优化,实现簇间任务均衡,提高硬件利用效率。

● 沐创提出了一种兼容多域密码计算、层次化可重构计算阵列

针对抗量子密码算法中多样的多项式系数位宽、数据类型,沐创提出了支持素数域、二元域、复数域的层次化计算阵列(三种),有算术阵列实现素数域、二元域计算,浮点计算阵列实现复数域计算。

从2022年推出的PQC 1.0到2024年正式发布的S20P,在计算速度维度上,沐创实现了每秒执行密码操作次数提高44.6%;在能量效率维度上,沐创实现了单次操作能量延时积降低19.3%。

当前,围绕量子计算的新一代密码技术标准,已成为全球大国战略的竞争焦点之一,因此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发展抗量子计算的新一代密码技术。不可避免的,量子计算对传统公钥密码的安全威胁也自然而然地传递到了区块链系统。沐创作为抗量子密码芯片在工业界的代表,未来将继续砥砺前行,持续打磨更高性能的抗量子密码芯片产品,为抗量子区块链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现有公钥密码体系向抗量子密码快速迁移提供助力,为整体行业发展贡献更多沐创力量。

责编: 爱集微
来源:沐创集成电路 #沐创# #密码芯片#
THE END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