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科创投资基金启动,计划规模10亿元

来源:复旦大学 #母基金# #直投基金# #复旦大学# #复旦科创#
6791

复旦科创母基金超额完成5亿元首关目标,宣告正式成立;明年将完成二关目标,实现首期总规模10亿元。这是从今天(12月3日)举行的2024首届复旦科技创新投资大会传来的最新消息。

同时,复旦科创投资基金在大会上启动,基金计划规模10亿元。与母基金不同,这是一个直投项目的投资基金,将聚焦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及未来产业,重点投资孵化国家“卡脖子”技术突破和科技前沿领域转化项目,优先支持复旦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和校友创新创业项目,打造创新核爆点。

上海市副市长解冬,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周亚明,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征,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宏韬,上海市委金融办副主任林文杰,上海市科委二级巡视员陈宏凯在现场启动了复旦科创投资基金。解冬,裘新,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华,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股权和创业投资专委会会长沈志群致辞。

首关完成5亿

科创母基金宣告成立

去年12月3日,复旦科创母基金由复旦大学联合地方政府、国企及市场化机构等共同发起设立。依托复旦大学丰富的科技成果转化要素,发挥母基金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面向全球挖掘行业中最为优秀的专业投资管理团队,重点关注4+X(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及未来产业)前沿创新领域,引导子基金成为“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发掘和投资具有良好前景的高成长性项目,构筑校内校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

启动一年来,复旦科创母基金在学校以及各方共同支持下,坚持“市场化机制、专业化运营”的基本定位,成功组建一支懂科学、高水平的专业基金管理团队,圆满完成基金注册备案和首关募资等前期筹备工作。

今天,母基金宣告正式成立。未来将持续开展高水平母基金投资,重点合作一批具备顶尖创新和转化能力的龙头企业、投资机构,围绕科技成果产业化,建设高水平科创生态圈,同时进一步绘制高精度复旦科创地图,发现、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创企业和科创企业家,打造复旦科技成果转化的统一战线。

“助力复旦大学高质量、高效率的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是复旦科创母基金的根本使命和立身之本。”复旦科创母基金董事长孙彭军介绍。

金力表示,建设复旦科创母基金,推动科技成果高质量产业化是复旦大学响应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和核心抓手,也是新征程上复旦大学的必答题,其关键是构建“开放、协同、合作”的顶尖科创生态圈和朋友圈,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双向奔赴。

“恰逢一周年之际,我们特别举办首届复旦科技创新投资大会,希望为各方搭建起全新的高端交流平台,共同探讨科技创新与投资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进一步汇聚智慧和资源,不断扩大科技成果转换的‘朋友圈’和‘生态圈’。”裘新表示。

今年首次举办的复旦科技创新投资大会以“构建顶尖科创投资生态体系,推动科技成果高质量产业化”为主题,旨在聚焦科技创新与投资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搭建一个政府、企业、投资机构、高校及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高端交流平台,秉承“开放、协同、合作”的理念,构建顶尖科创投资生态体系,引导资本流向科技创新领域,投小、投早、投硬科技,形成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实现难题共答、平台共建、资源共聚、风险共担、成果共享,推动科技成果高质量产业化。

上海市虹口区委书记李谦,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寿伟光,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主任王兴鹏,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戴敏敏,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刘军,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王晓,招商银行行长助理兼上海分行行长雷财华,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林浩钧,复旦大学校长助理、中国科学院院士彭慧胜,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鲁伟铭,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汪素南等出席大会。

F-LAB赋能科技成果产业化

一系列项目活动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

复旦大学-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复旦大学-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全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复旦科创母基金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区校科创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会上举行,旨在深度融合“政产学研金服用”各类资源要素,推动高质量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首期F-LAB项目的13位业界导师代表受颁聘书。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王飞、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博士校友潘震作为学员代表接过首期F-LAB项目班旗。

复旦科技成果转化创业赋能项目(以下简称“F-LAB项目”)启动。F-LAB项目将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学研究和技术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重点从复旦科学家与校友中发掘高潜力人才和高质量项目,通过课程赋能、陪伴辅导、要素匹配、投资孵化等“一站式”服务,培育一批由复旦科创生态全链条赋能的科技成果转化明星项目,孵化具有品牌效应和复旦标签的知名科创公司,更好助力“第一个复旦”建设。

“复旦科创大赛2024”同步启动。大赛锁定科技创新的关键赛道,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及文化创意等领域,设置创业组与创意组两大赛道。优胜团队将获得顶尖导师的深度辅导,链接多维度的市场资源与技术平台,获得从概念孵化到项目落地的全周期加速支持。

“复旦-同济-上理工三校科创联盟”启动,将充分发挥三校的人才优势、科研优势与产业化优势,为三校师生、校友提供更加广阔的科创交流平台,合作推动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和产业化,创建一流科创生态。

这些都彰显了学校构建高水平创新生态、推动高质量成果转化的决心和信心,裘新在投资大会上表示,“复旦大学将继续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全力支持科创母基金与科创投资基金建设,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从产品形成产业,与广大复旦校友和‘复旦之友’携手书写共促科技成果转化的新篇章,为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叶甜春,百利天恒董事长朱义,华大九天董事长刘伟平,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在会上作主旨报告,分享了各自深耕领域的最新成果及产业洞见。

在“巅峰对话”环节,复旦大学校董、浙江龙盛董事长阮伟祥,复旦大学校董、雅本化学董事长蔡彤,礼来亚洲基金管理合伙人陈飞,光速光合创始合伙人宓群,近岸蛋白董事长朱化星围绕科创投资促进科技成果高质量产业化,分享基于产业研究和行业实践的应对之策。德同资本董事长、创始合伙人邵俊担任主持。

从1到3

跨越实验室到市场的“死亡之谷”

从成立独立管理公司,到开展复旦史上最大规模的科创大调研,再到构建科创生态圈,明确母基金的战略打法……一年来,孙彭军带领团队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与科创生态圈建设马不停蹄。

“复旦科创母基金的建立,是复旦大学破解高水平、高质量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策略之一,也是构建高水平科创朋友圈、生态圈的重要抓手。”孙彭军说。

2024年,复旦科创母基金(以下简称“母基金”)经历了“从0 到1”的实质性发展——成立独立的管理公司,超额实现5亿元的首关目标,正式入驻徐汇滨江。

绘制科创地图,形成123打法

以资本为纽带,母基金秉承“开放、协同、合作”理念,协同复旦科创生态圈中的资本力量、产业界资源、行业领军企业以及创新型公司等众多要素,致力于促进各方与复旦同频共振、共同发展,“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我们相信这是一条时代之路,一定会走出来。”

这一年,他带领团队开展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开展复旦史上最大规模的科创资源调研,绘制一张“复旦科创地图”,“搞清楚有什么,我们才能知道未来的路怎么走”。

这张覆盖5900多位复旦科研人员(包括附属医院医务工作者)的科创地图,明确了复旦在4+X领域的科研人员分布情况,将有助于筛选出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复旦科技成果。目前,“复旦科创地图”一期工程已基本绘制完毕,明年计划进入二期工程,在进一步细化“颗粒度”的基础上,有望实现手机端智能化查询,为以复旦为支点的“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共同体提供数据支持。

瞄准构建复旦科创生态圈目标,孙彭军还带领团队与产业界、投资界、政府等进行沟通,与顶尖投资机构、行业龙头企业、专业服务机构建立合作,邀请合作伙伴参与复旦科创生态圈的建设,“围绕复旦科创怎么做,大家如何来协同合作,我们做了非常多的交流,达成很多共识”。

在探索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如何做的过程中,一套“123打法”为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新路径。所谓“123”,指的是“主力军”、“统一战线”和“后备力量”三个圈层。此次大会宣布成立的复旦科创投资基金,将作为核心圈“主力军”,直接投资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快速转化,同时起到担当引领作用;一批功能性子基金将构成中圈的“统一战线”,围绕4+X核心赛道,构建形成支持网络;一批纯市场化的专业子基金将作为“后备力量”,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统一战线”,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坚实的后备支持。

跨越“死亡之谷”

如今,高水平大学在科技成果产业化,尤其是高质量产业化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孙彭军认为,复旦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长于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应强调质量,而非仅仅是数量,“我们要做的是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转化,把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成果最后变成产业,支持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更多自主可控产业链”。

科技成果转化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0到1”是基础研究的过程;“1到3”是以概念验证为主的阶段;“3到10”是从小试到中试的过程;“10到100”是科技成果实现完全工业化的阶段。

放眼国内外的科技成果转化经验,失败案例大多集中在“1到3”“3到10”这两个阶段,它们也因此被称为实验室到市场的“死亡之谷”。究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其实在于科研与产业化的差异——前者往往是自由探索的过程,不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尤其是原创性研究;而后者关注解决实际问题,强调大规模量产和低成本。

“要破解‘死亡之谷’,就要让科学家进一步了解产业需求,引导一部分科学家进行应用研究。各类专业要素的介入,比如产业界、资本界和专业团队的介入,也能够降低‘死亡之谷’的风险。”孙彭军说。

基于这一想法,F-LAB项目逐步成形。这一项目面向复旦科研工作者/团队和校友开放,旨在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学研究和技术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创建一流科创生态,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科技公司和科创企业家。

目前,F-Lab项目已选拔首批30位拥有良好科创基础和产业化意愿的复旦青年科学家、校友,通过汇聚各种创新资源和行业专家,以期帮助他们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科技成果产业化

不意味着鼓励科学家办公司

“科技成果产业化,并不意味着鼓励科学家去办一家公司。”孙彭军说,大学的使命在于培养人才和产出一流的科研成果,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路径是多元化的,“教授开公司”只是其中一个选项。

“我们更多是鼓励产业界、资本界与复旦的科学家一起合作,协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在孙彭军看来,复旦倡导的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合作模式,通过拓展多元化的合作渠道,致力于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据悉,目前已有一些资本及企业开始接触复旦的科研团队。随着母基金的建立铺开,未来还将有更多“懂科学家”的“合伙人”参与到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母基金也将引导子基金成为“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发掘和投资具有良好前景的高成长性项目。

“我们要做的不是一个个案,而是带动一批人才和企业的参与,实现从点状到片状的扩展。”孙彭军期待,复旦科创母基金未来能打造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科创企业和企业家,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期待10年、20年后,我们也能培养出马斯克那样的人物。”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

责编: 集小微
来源:复旦大学 #母基金# #直投基金# #复旦大学# #复旦科创#
THE END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