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降】理想汽车Q2净利润大降52.3%;比亚迪上半年汽车相关业务营收增长9.33%至2283.17亿元;三星SDI在美投资35亿美元建电动汽车电池工厂

来源:爱集微 #汽车#
5773

1.理想汽车Q2营收为317亿元,净利润同比减少52.3%

2.比亚迪上半年汽车相关业务营收2283.17亿元,同比增长9.33%

3.印度马恒达集团计划三年内投入超14亿美元加快推出电动汽车

4.三星SDI与通用汽车达成协议,在美国投资35亿美元建电动汽车电池工厂

5.打造功率半导体供应链,日厂增产SiC基板

6.飞锃半导体:子公司获香港创新科技署创新及科技基金资助


1.理想汽车Q2营收为317亿元,净利润同比减少52.3%

8月28日,理想汽车发布2024年上半年业绩报告称,2024年第二季度的车辆销售收入为人民币303亿元(42亿美元),较2023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280亿元增加8.4%,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243亿元增加25.0%。2024年第二季度的车辆毛利率为18.7%,而2023年第二季度为21.0%,2024年第一季度为19.3%。

其同时说明称,车辆销售收入较2023年第二季度增加主要由于车辆交付量增加,但部分被主要因两个季度不同产品组合及定价策略变化导致的平均售价降低所抵销。车辆销售收入较2024年第一季度增加主要因车辆交付量增加,但部分被主要因不同产品组合导致的平均售价降低所抵销。

2024年第二季度的收入总额为人民币317亿元(44亿美元),较2023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287亿元增加10.6%,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256亿元增加23.6%。2024年第二季度的毛利为人民币62亿元(850.0百万美元),较2023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62亿元减少0.9%,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53亿元增加16.9%。2024年第二季度的毛利率为19.5%,而2023年第二季度为21.8%,2024年第一季度为20.6%。

2024年第二季度的营业费用为人民币57亿元(785.6百万美元),较2023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46亿元增加23.9%,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59亿元减少2.7%。2024年第二季度的经营利润为人民币468.0百万元(64.4百万美元),较2023年第二季度的经营利润人民币16亿元减少71.2%,而2024年第一季度的经营亏损为人民币584.9百万元。2024年第二季度的经营利润率为1.5%,而2023年第二季度为5.7%,2024年第一季度为负2.3%。

2024年第二季度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1亿元(151.5百万美元),较2023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23亿元减少52.3%,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591.1百万元增加86.2%。2024年第二季度的非美国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15亿元(206.8百万美元),较2023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27亿元减少44.9%,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13亿元增加17.8%。

2024年第二季度的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429.4百万元(59.1百万美元),而2023年第二季度的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11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的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3亿元。2024年第二季度的自由现金流为人民币负19亿元(254.9百万美元),而2023年第二季度为人民币96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人民币负51亿元。

另外,截至2024年6月30日,理想汽车在全国于148个城市拥有497家零售中心,于220个城市运营421家售后维修中心及理想汽车授权钣喷中心,并已投入使用614座理想超充站,配备2,726个充电桩。

关于Q3展望,理想汽车预计车辆交付量为145,000至155,000辆,较2023年第三季度增长38.0%至47.5%。收入总额为人民币394亿元(54亿美元)至人民币422亿元(58亿美元),较2023年第三季度增长13.7%至21.6%。

2.比亚迪上半年汽车相关业务营收2283.17亿元,同比增长9.33%

8月28日,比亚迪发布2024上半年业绩报告称,H1实现营收301,126,713,000元,同比增长15.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631,257,00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315,414,00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03%。

其中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约人民币2283.17亿元,同比增长9.33%;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约人民币727.78亿元,同比增长42.45%;占本集团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5.82%和24.17%。

汽车业务方面,1月,比亚迪举办「2024比亚迪梦想日」发布会,首发智能化发展全新战略「整车智能」,并展示智能驾驶、智能泊车、智能座舱等众多技术成果,展现本集团的智能化实力和未来战略布局,引领行业智能化发展新方向,并于期内入选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名单(L3级别),获得来自政策层面对本集团在智能驾驶研发水平和技术实力的认可。

5月,比亚迪发布全新一代「e平台3.0 Evo」,集合十二合一智能电驱、智能宽温域高效热泵、全域智能快充、CTB整车安全架构及智能运动控制等五大全球首创技术集群,让汽车具备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的驾乘体验。

比亚迪同时于5月推出「第五代DM技术」,得益于以电为主的动力架构、全温域整车热管理架构、智电融合电子电气架构等强大的技术基底,实现全球量产最高发动机热效率46.06%、全球最低百公里亏电油耗2.9L和全球最长综合续航2,100公里,开创油耗「2」时代。

数据显示,比亚迪于6月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41,671辆,大幅高于去年同期的252,657辆。同时,6月销量也达到了341,658辆,也大幅高于去年同期的253,046辆。今年1-6月,比亚迪合计生产新能源汽车1632033辆,同比增长27.95%;1-6月合计销量为1612983辆,同比增长28.46%。

3.印度马恒达集团计划三年内投入超14亿美元加快推出电动汽车

据印度企业集团马恒达集团首席执行官兼董事总经理阿尼什·沙阿 (Anish Shah) 透露,该集团计划在三年内投入超过1200亿卢比(14.3 亿美元)来加快推出电动汽车。

沙阿在最近一次采访中表示: “我们预计未来3至4年内,我们的汽车中20%至30%将是电动汽车。”

核心集团公司马恒达汽车宣布,将在截至2026财年的三年内向汽车业务投资2700亿卢比。其中,用于电动汽车的1200多亿卢比将成为投资的一部分。

沙阿表示,马恒达将把其主打运动型多用途汽车推向电动化。沙阿领导着印度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该集团的业务涵盖汽车、农用设备、信息技术和金融。上个财年,SUV占马恒达乘用车销量的99%。

这将需要与目前的市场领导者塔塔汽车展开竞争,根据 GlobalData的数据,塔塔汽车去年占据了印度仍然较小的电动汽车市场71%的份额。马恒达排名第三,占有6%的份额。

电动汽车仅占印度乘用车市场的2%,而马恒达的电动汽车销量每月只有数百辆。但“我们认为电动汽车的潜力相当大,因为目前这些产品还没有进入市场,”沙阿说,他同时还担任马恒达董事总经理。

印度政府正在利用财政补贴和其他措施扩大电动汽车的使用范围,认为电动汽车是解决空气污染和因依赖进口石油而扩大的贸易逆差的良方。政府的目标是到2030年让电动汽车占私家车销量的30%——沙阿称这一目标是“可能实现的”。

2023财年,马恒达在印度销售了约46万辆乘用车,占据11%的市场份额。这使该公司位居第四位,落后于领头羊马鲁蒂铃木、韩国现代汽车和印度竞争对手塔塔汽车。

根据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2023财年印度的乘用车销量增长了8%。但马恒达的销量增长了近30%。

中产阶级的增长推动了SUV的销售。2022年,印度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新车市场。

沙阿表示,马恒达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研发能力。沙阿表示,马恒达集团在马恒达研究谷(汽车和拖拉机研发中心)拥有约4,000名工程师。

印度电动汽车市场由塔塔汽车主导。玛鲁蒂铃木计划推出自己的电动汽车。马恒达正与大众合作,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优势。

Mahindra & Mahindra与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于2022年签署了一项电动汽车业务协议。今年 2 月,Mahindra表示将使用大众MEB平台的零部件和电池。

印度人的收入水平仍然较低,而大众等欧洲汽车制造商在印度市场占有率较低。这为马恒达提供了充足的业务增长空间,因为它还管理着印度的金融服务网络。

马恒达成立于1945年,最初是一家钢铁贸易公司。该集团2023财年的营业额达到230亿美元,使马恒达成为印度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仅次于塔塔汽车的母公司塔塔集团。

在金融行业工作后,沙阿于2014年加入马恒达集团。他升任集团首席财务官,并于2021年成为首席执行官。

沙阿与马恒达集团董事长阿南德·马恒达(该集团联合创始人之一的孙子)共同领导该组织。沙阿是印度商界最知名的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印度工商联合会主席。

据报道,Mahindra 和大众正在讨论成立合资企业以及在生产方面进行合作的可能性。Shah 拒绝置评。“外界总是有传言。所以我们就当是传言吧。”

在谈到与其他汽车制造商的合作时,沙阿表示:“我们过去曾考虑过一些这样的合作,也看到其他公司的做法,未来可能会再次出现这样的合作。”

4.三星SDI与通用汽车达成协议,在美国投资35亿美元建电动汽车电池工厂

韩国三星SDI周三表示与通用汽车达成协议,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建设一家合资电动汽车(EV)电池工厂。

三星SDI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两家公司将投资约35亿美元建设一座电池单元制造厂,初始年产能为27吉瓦时(GWh)。

早盘交易中,三星 SDI 股价上涨 3.2%,而基准 KOSPI 指数下跌 0.3%。

该计划于2023年4月宣布,当时通用汽车和三星 SDI 表示,合资企业将耗资超过30亿美元,计划生产能力为 30 GWh,并将于2026年开始运营。

这家韩国电池制造商周三表示,合资工厂的目标是在2027年实现量产,根据扩建计划,预计年产能可能升至36吉瓦时。

通用汽车电池单元和电池组副总裁Kurt Kelty表示,他已与三星SDI的首席执行官共同完成电池合资企业的敲定。

凯尔蒂表示,该工厂“产能将扩大至36 GWh,生产方形电池,这将添加到我们的电池技术组合中,帮助我们在未来继续提高性能并降低成本”。

通用汽车去年表示,预计印第安纳工厂将拥有生产富镍方形电池和圆柱形电池的生产线。

6月份,通用汽车下调了其年度电动车产量预测,原因是该公司看好汽油动力车型的需求。通用汽车预计2024年电动汽车产量上限为25万辆,低于之前预测的30万辆。

5.打造功率半导体供应链,日厂增产SiC基板

在使用于电动车(EV)等用途的功率半导体市场上,日系厂商仍握有一席之地,全球前10大厂中,有4家为日系厂商,不过在使用次世代材料SiC的功率半导体市场上,日系厂商在半导体、基板的量产脚步上落后给海外厂商,因此为了维持竞争力,防止SiC功率半导体、基板进一步落后,日本开始打造供应链。

据报导,在SiC基板部分,Resonac将增产SiC基板,将投资约300亿日元,在山形县工厂增设SiC基板产线、预计将在2027年开始量产,而日本经济产业省最高将补助103亿日元。

除Resonac外,日本半导体材料厂OXIDE已在2024年3月投资数十亿日元、在山梨县北杜市增设了基板产线,而日本晶圆代工厂JS Foundry已决定采用OXIDE生产的基板。另外,功率半导体厂Rohm推动基板内制化,将自2025年1月起,利用宫崎县工厂量产自家半导体用基板。

日本厂商在SiC功率半导体的研发上跑在前头,不过在量产上落后给海外厂商。目前全球SiC功率半导体龙头厂为意法半导体,市占率达33%,在SiC基板部分,除美国厂商外,中国厂商也强势,日厂居弱势。目前日本半导体厂商逾九成SiC基板仰赖海外供应。

日本市调机构富士经济(Fuji Keizai)指出,2030年全球SiC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预估将扩大至2兆1,747亿日元,将达2023年(3,870亿日元)的5.6倍水准。

6.飞锃半导体:子公司获香港创新科技署创新及科技基金资助

8月28日,飞锃半导体官宣香港子公司Alpha Power Solutions Hong Kong Limited获得香港创新科技署创新及科技基金资助,用于开发SiC沟槽MOSFET晶体管制造技术和产品研发,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芯”高地。

飞锃半导体(Alpha Power Solutions)是一家第三代半导体供应商,专注于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光伏及储能、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据悉,第三代半导体技术作为香港近年来重点发展的科技领域之一。为此,特区政府设立了专注于半导体研发的中心——香港微电子研发院,将专注于支持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特别是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并通过构建大学、研发中心与产业界之间的紧密合作网络,加速技术转化和商业化进程。

据飞锃半导体首席执行官周永昌介绍,在香港创新科技署的支持下,飞锃半导体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成功开发出并量产与国际顶尖IDM供应商性能相当的的碳化硅二极管和MOSFET产品,并确立了我们在碳化硅器件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

针对平面碳化硅晶体管成本高、微型化难度大等挑战,飞锃半导体将聚焦于开发一种创新性的碳化硅MOSFET制造技术,力求以成本效益的方式提供世界级品质的产品。在平面碳化硅MOSFET技术成功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沟槽式碳化硅MOSFET技术,通过消除传统设计中的JFET电阻,有效降低电阻值和器件尺寸,为未来几代产品的进一步微型化奠定基础。

飞锃半导体官方消息显示,公司还将深入研究碳化硅沟槽蚀刻、栅极电介质优化及退火工艺等关键技术,确保沟槽侧壁和底部的平滑度,从而解决碳化硅MOSFET器件的可靠性问题。

责编: 爱集微
来源:爱集微 #汽车#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