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美国政府不断升级对华经济、科技、产业方面的脱钩,以期打造排除中国企业在外的新的供应链体系。然而,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新环境中磨炼摔打,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发展提供了信心与底气。特别是中国ICT产业,在数字变革助力下,不断在技术、产品、营销等方面的更新迭代,已经具有越来越强的竞争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ICT企业开启出海“加速度”,把优秀的中国产品、中国技术、中国模式带到了世界舞台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已不仅仅是政府的策略与号召,而是中国ICT企业的实际行动。
克服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并非被动,而是主动融入国际产业链当中,成为中国ICT企业谋求新的转型升级的机遇的重要策略。针对这一新的发展趋势,集微网推出“中国ICT出海新趋势”系列报道,从模式、经验、政策、投资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对本轮中国ICT企业“出海”进行报道。
(文/杜莎) 进入2023年,中国车企开启全新大航海时代。中汽协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9月,我国汽车出口338.8万辆,同比增长60%。这已超去年全年311万辆的出口总量。且据权威机构预计,今年全年汽车出口量将超过450万辆,并有望延续今年一季度及上半年超越日本的势头占据全球汽车出口榜首。
探索中国汽车出口的历程,最早可以追溯至1957年,当时3辆解放牌CA10汽车成功出口至约旦。而汽车规模出口的开端还是发生于本世纪之交,彼时大量合资品牌涌入,以及以长城、吉利、奇瑞等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崭露头角,但出口量仍然相对较低,2001年只有2.6万辆出口。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后,汽车产业“走出去”战略在曲折中前行,到2012年终于首次超过百万辆。2012年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汽车出口动力明显不足,尔后到2020年这8年间,中国的汽车出口量一直在100万辆左右徘徊。
转折发生在2020年之后,中国汽车出口开启狂飙模式,几乎每年保持100万辆的增速。2021年达到201.5万辆,超越韩国,仅次于日本和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出口国;2022年出口量突破300万辆,达到311.1万辆,超越德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今年注定将实现更大的跨越。那么,为何中国汽车产业能够在短短的几年内实现出口“井喷”?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和趋势究竟如何?出口路上又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中国汽车出海“井喷”背后
其实,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国际化的历史,观察德国、美国和日本等这些早已处于汽车全球化前列的国家就会发现,中国要实现汽车工业强国,出口、国际化是必由之路。
多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的大体量和快增速,给了中国汽车品牌做大做强的土壤和养分,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陆续在一些领域破局,并在全球汽车圈逐渐打响知名度。海外之路虽曲折,但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车企实现了包括技术、品牌、资本全产业链布局的生态“出海”,特别在“疫情”这几年,海外市场出现供应链短缺缺口,国外订单转移至国内,为本土汽车品牌走出国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更备受关注的是,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核心增长点,自2020年至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并在智能化、电动化、研发/生产、产业链整合等方面获得长足进展,甚至本土品牌车企拥有的优势已领先于多数海外汽车品牌,因此在全球新能源浪潮下,国内车企正在加快全球市场版图扩张的步伐。
对于中国汽车出海火爆背后的原因,哪吒汽车相关负责人对集微网表示,首先要归因于中国品牌产品竞争力的大幅提升。尤其步入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不仅起步更早,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新兴技术,甚至领先包括日系车在内的诸多传统跨国车企。“过去30余年,德、日、美等国外汽车称霸传统燃油汽车市场,虽然本土车企一直在不断追赶,但由于核心技术追平的速度、品牌溢价不足等原因,最终没能彻底扭转局面。燃油车时代,消费者对合资车企品牌认知更强,很多自主车企只能选择低价竞争冲量。但是在电动化的变革下,汽车市场洗牌,中国车企相对于外国车企在价格和技术上均具有优势,且国内车型已经过市场检验,产品力更具竞争力,自主品牌的形象也得到了重塑,从而影响车企市场竞争。” 哪吒汽车相关负责人强调道。
在此背景下,自主车企“抱团出海”,这也大大增加了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例如,长期以来,受历史因素影响,泰国市场的车型以日系车为主,市场份额达到九成以上。但随着泰国市场大力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以及日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相对保守和落后,中国品牌包括比亚迪、广汽埃安、上汽集团、哪吒汽车、极氪、小鹏汽车等在内的多家车企都进军泰国市场,且集体在和欧洲老牌车企、日系车等的直接竞争中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优势,在纯电市场,中国品牌今年的总体占有率一度达七成左右。
此外,汽车产业链的完善,以及国家逐渐加大对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更为车企出海提供强大动力。哪吒汽车相关负责人指出,近年来,围绕新能源汽车“出海”痛点,国家出台了包括完善基础设施、提升运输能力,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等在内的多项举措,以支持汽车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加上RCEP的全面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以及越来越多双边、多边自贸协定签署和生效,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都强劲助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扬帆远航”。
中国车企出海的格局变化
中国汽车出海不断加速,仅仅两年时间,接连突破200万辆、300万辆大关,今年汽车出口更将带动中国汽车行业攀上新的高峰。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今年1-9月,整车出口前十位企业中,上汽、奇瑞分别出口76.1万辆和64.8万辆,位列第一第二,比亚迪出口15.4万辆,实现了5.2倍的超高同比增长,奇瑞、长城也实现了1.1倍、89.4%的同比高速增长,出口前十企业几乎都实现了同比快速增长。1-9月,传统燃油车仍是汽车出口主力,出口256.3万辆,同比增长48.3%,占比出口总量的75.6%,新能源车出口82.5万辆,同比增长1.1倍,占比出口总量的24.4%。从中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速远超大盘,后续将为汽车出口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其实,新能源汽车能够畅销海外,“产品竞争力”是最核心的一点。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近日表示,中国汽车出海用的是最好的产品和最新的技术,因此越来越多的海外消费者感受到了中国汽车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比较优势。1-9月,整车出口量前十企业中,除特斯拉之外,上汽、奇瑞、长安、吉利、长城、比亚迪等都是自主品牌。且中国造车新势力这些后起之秀也在出海之路上全力布局,根据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哪吒汽车和小鹏汽车在9月进入新能源乘用车品牌出口前十。这充分说明,伴随新能源汽车的产业优势、扩张需求,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正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
更值得关注和欣慰的是,我国汽车出口低质低价的局面正在改变,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出口已逐渐向附加值高的中高端车型发展,推动产品量价齐升。据乘联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均价从2018年的0.3万美元/辆,已涨至2022年的2.2万美元/辆。同时,高端车型入局加之溢价能力增强,也是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一大亮点。例如,比亚迪,名爵等品牌的部分车型的海外定价显著高于国内,且在多个海外市场畅销,这完全是其竞争力强的有力说明。
中国品牌“出海“的市场格局也随之扩大。此前,我国整车出口目的地主要集中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今中国车企已经将目光瞄准发达国家和地区。例如,2022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前十的国家及地区分别是墨西哥、沙特阿拉伯、智利、比利时、俄罗斯、澳大利亚、英国、菲律宾、马来西亚、阿联酋。到今年1-9月,中国汽车出口量前十的国家中,俄罗斯、西班牙市场表现较强,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前三大市场为比利时、泰国和英国。这充分表明,我国汽车出口市场逐渐呈现由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局部市场拓展到欧、亚、非的多元化市场格局,尤其随着中国汽车品牌崛起,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将出海版图扩展至欧美经济发达地区。随着更多高端化汽车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我国汽车出口行业也注定将迈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车企出海路上的诸多挑战
不过,中国汽车出海到达“新大陆”并非坦途。例如,在税收方面,美国政府对中国汽车征收的税率为27.5%,远高于对欧盟征收的10%,高昂的关税使得中国汽车在北美市场上很难与本土车企相竞争。近期,欧盟也紧随其后,开启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旨在提高汽车进口税,阻碍中国汽车出口欧盟。
当然,这些举措并不令人意外,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强大后的必然伴生现象,也是对中国汽车实现弯道超车的最好证明。但产业界更需要清晰地认识到,中国汽车出海才刚刚开始,机遇无限,但仍面临上文提及的关税,以及包括知识产权、市场准入、法律纠纷等方面更多、更复杂的挑战。
准入门槛是中国车企在出海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挑战。对于电动汽车企业来说,出海过程中的最大挑战是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和法规。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电动车的政策和法规有所不同,不同地区的充电设施建设和标准也有可能不同,企业需要了解并遵守这些规定。哪吒汽车相关负责人指出,“解决之道就是要遵循本地化,除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法律政策等,还需要了解当地市场的文化和消费习惯等,才能更好地进行产品定位和运营。例如,哪吒汽车的出海采用了本土化运营策略,推出了哪吒V右舵版车型,成为首家出口右舵车型的造车新势力,也是首个在泰国、马来西亚、约旦上市并交付新车的造车新势力,同时也在与当地的合作伙伴深入合作,逐步推广自己的品牌和产品。”
在获得准入后,要把握当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汽车作为一个消费品,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质量本身,车企需要及时了解当地市场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把握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把产品设计好、质量和服务体系做好,打造好品牌,让当地的消费者能够认可其品牌。当然,高度本地化的研发能够助力出海车企打造贴合本地需求的产品并形成全面的产品矩阵,快速响应本地需求,还能进一步降低成本。
最后也是更为关键的,中国企业寻求的是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再到“走上去”。而这关乎海外品牌塑造和直接投资,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投资,很难短期内获得回报,需要企业长期的战略定力和资本的基本保障。现阶段,中国车企的知名度和在海外主流市场的影响力才刚刚起步,大部分中国品牌在海外的认知度较低,需要持续的品牌建设投入。而强大的产品、技术、运营等体系化实力,是出海速度的强有力保障,因此真正的出海绝不止于简单的产品出口,而是体系化的产业链输出和共建,以及品牌文化的建立。
据哪吒汽车相关负责人分享,强大的产品、技术、运营等体系化实力,是出海速度的强有力保障,且出海绝不止于简单的产品出口,而是体系化的产业链输出和共建。以东盟为例,哪吒汽车为东盟用户提供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智能车型的同时,不断深化哪吒加电业务布局,满足东盟用户全场景充电需求。目前,哪吒汽车产品可在泰国所有充电场享受充电服务。此外,在制造产业链布局上,哪吒汽车在泰国的首家工厂于今年3月开建,这是造车新势力的第一家泰国工厂,将成为哪吒汽车打造右舵电动汽车、出口东盟的主要制造基地。另外,哪吒汽车也在讲好品牌故事,总结国内形成的软实力在海外当地市场进行输出,在世界舞台上建立起更独特的、更易识别的“哪吒味道”和“全球超级符号”,加速“中国的哪吒”成为“世界的哪吒”。
现阶段,中国头部车企已经纷纷开启了全球战略的脚步。例如,长城汽车今年公布了最新全球品牌战略及“ONE GWM”全球品牌行动纲领,促使长城汽车品牌全球传播更加广泛,全球资源更加聚焦,全球形象更加统一。长安汽车也正式发布了海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计划到2030年,“将长安汽车打造成世界一流汽车品牌”。上汽计划在2024年,MG品牌全球年销量将冲击百万辆大关。
写在最后
相较于国际巨头,中国车企出海依然处于发展初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接下来的海外市场依旧充满变数。展望未来,或许可以中国手机行业全球化发展历程为鉴,中国经过近15年的发展产生了多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手机品牌,且全球市场占有率十分可观。可以预见,未来中国汽车品牌也将逐渐在世界舞台之上成为主角。
(校对/陈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