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裁员!曾充满华人基因的Marvell成为对华脱钩排头兵

作者: 朱秩磊 2023-03-22
AI解读文章
来源:爱集微 #芯视野# #Marvell# #裁员#
6.2w

集微网报道(文/朱秩磊)时隔半年不到,Marvell再次裁员。去年10月,Marvell裁撤中国区上海和成都分公司的大部分研发成员,集微网获悉,这一次裁员将裁撤中国区全部研发团队,正式通知将于本周三下达。

一位接近Marvell的人士告诉集微网,此次中国区裁员计划是Marvell全球裁员中的主要部分。该公司计划近期在全球范围内裁撤约15%左右研发人员,约1000人,其中美国本土仅占5%左右,剩余大部分裁撤名额位于中国,而中国区最新一轮的裁员可以看作是去年10月裁员动作的延续。

激进“脱华”为哪般?

当时,Marvell将中国区裁员的原因解释为“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及组织架构调整”,裁撤中国子公司迈威迩上海和迈威迩成都的SPG部门;裁撤迈威迩上海的PHY部门;裁撤迈威迩上海的ASIC部门的Design Verification团队;裁撤迈威迩上海的IT部门的Engineering团队,部分裁撤Infrastructure团队,保留部分IT支持人员;裁撤迈威迩成都GREWS部门,裁撤迈威迩上海GREWS部门部分人员。赔偿方案为N+3,或者还有1万元的速签费。这一赔偿方案与2015年底的大裁员赔偿方案相差无几,因此今年3月的裁员大概率也会沿用这一方案。

目前Marvell中国区在上海、南京、成都、北京设有子公司,本次裁撤去年剩余的研发部门,其余部门和人员在完成当前客户的合同收尾工作后预计也将被裁撤。“相当于最后Marvell将整个撤出中国市场。

虽然美国制裁下众多美国半导体企业在华业务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去年也有美光、TI、Lam Research等企业进行裁员,但是没有哪一家公司像Marvell一样表现得如此激进。

一方面,上述人士分析,Marvell与其他外企相比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在中国区确实设有涉及高端产品的研发团队,因此受美国制裁影响也会更大。“设计服务团队做的都是比较高端的芯片,并且是盈利的,比如5nm芯片的设计服务。受制裁影响,这部分对外的设计服务业务被迫终止。诸如此类涉及先进制程的项目都执行不下去,管理层可能认为在中国研发工作开展越来越难,干脆就整体收缩。”

另一方面,在一位Marvell员工看来,公司老板自上任以来一直努力向美国政府示好,也不排除有捞取政治资本将来从政的打算,加之本身就不太想与中国有太多业务往来,因此公司的发展基调就是完全践行美国政府的脱钩政策。

令Marvell“头疼”的中国市场

事实上,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令Marvell头疼不已的存在。

Marvell今年3月公布的业绩显示,截至今年1月28日,其2023财年净营收达到创纪录的59.2亿美元,同比增长32.7%;净亏损为1.635亿美元,大大低于上一年净亏损4.21亿美元大幅收窄。其中中国大陆市场营收占比高达42%,虽然Marvell强调发往该地区的芯片大部分与向在中国设有工厂或合同制造业务的非中国客户的销售有关,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面对这一重要市场,该公司担忧,美国实体清单新增了许多中国公司和实体,对其施加出口限制,抑制了对Marvell的芯片需求,加剧了本已充满挑战的宏观经济环境。对部分中国客户的销售需要出口许可证,但是相关机构已拒绝了Marvell的部分申请,并且无法保证美国政府会批准未来的许可证申请

Marvell还担心,由于无法保证对中国客户的销售,该地区客户可能会将其视为“不可靠供应商”,可能导致未来部分中国客户提前大量囤积芯片,或者更换供应商。同时,中国政府还公布了“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被列入不可靠供应商名单会对其业务和运营产生不利影响。

上述不可控因素都将对Marvell中国市场的前景产生无法预测的风险。


此外,随着Marvell对Inphi的并购完成,其在中国南京的子公司,以及另一个Cortina Network System深圳子公司是否也将在未来受到脱华波及值得关注。

Marvell中国研发人员何去何从

Marvell在中国的员工总数一度接近千人,在中国上海、南京、成都和北京都曾设有研发中心,其中设在上海的国际研发中心曾拥有800多名研发人员,是继美国总部、以色列以外的第三大研发中心。经过多次裁员以及跳槽,上海、南京等地仍有数量庞大的资深研发团队。

根据集微网去年10月的报道,上一轮裁员中部分中国的核心员工提前得到了通知,并获得了内部转岗至新加坡的机会,还有相当一部分员工申请去了美国,本轮裁员不知是否也会提供类似的选项。

一位熟悉此事的人士告诉集微网,研发团队的领导其实已经提前知道此事,部分领导在尝试接洽一些比较心仪的公司,最理想的期望对方能接收整个团队。“比如有些提前行动的部门已经找好下家,有些部门此前对此事不太上心的,最近打算主动联系芯原、中兴微电子、景略等公司,希望能打包接收团队。”该人士表示,“但是今年以来整个行业基本都在降本增效,而Marvell这些研发团队成员都是资历很深的,人数可能有五六十人,整个团队接盘代价不小,国内公司很可能接不动。

集微网获悉,ASR等公司近日都曾到Marvell办公室外去蹲点“抢人”。但是可能员工最希望的还是整个团队一起到新公司。“有员工已经被多个猎头盯上了,但是被告知再等等,就是更希望和原来的团队在一起。”

根据相关统计,2022年芯片行业是薪资涨幅最高的行业,平均涨幅超过50%。其中不乏有芯片工程师通过“三级跳”实现薪资连翻几番的情况。然而进入2023年,行情急转直下,越来越多的芯片大厂开始降薪、裁员、停发年终奖。虽然半导体人才缺口仍在,但是能够这样打包接收数十人研发团队的公司,估计寥寥无几。

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成熟的研发团队如果进入新的企业,在项目分配、企业文化、团队融合等方面可能都会出现不小的挑战。“熟悉了Marvell这样外企管理风格出来的员工,很大程度上会难以适应民企、国企的行事风格。要么卷死,要么呆板僵硬,舒服惯了的外企资深员工很可能水土不服。”该人士表示,“有匹配度的产品和技术,有足够大的体量,有外企管理风格或背景,这样的公司能够数得出来的有哪些?”

或许Marvell的中国研发人员最后只能“散为满天星”。

结语

经过多次并购,Marvell已经在转向数据网络“软市场”的方向绝尘而去;同时,这家由华裔创立的半导体企业,也在加速摆脱身上中国元素,不由得让人唏嘘。(校对/张轶群)

责编: 张轶群
来源:爱集微 #芯视野# #Marvell# #裁员#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