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三周年:“硬科技”底色凸显 芯片业加速前行

作者: 张轶群 2022-06-16
AI解读文章
来源:爱集微 #科创板# #三周年#
2.4w

【编者按】7月22日,科创板将迎来开市三周年。历时三年,我们共同见证了科创板“硬科技”底色,中国芯可谓成绩斐然;我们与科创企业一路同行,参与了数十家半导体公司的股东大会。值此之际,集微网特别推出科创板三周年系列报道,多维度凸显科创板半导体公司的成色与价值。

集微网报道 6月13日,科创板迎来开板三周年节点,而在一个月后的7月22日,科创板将迎来开市三周年。

三年的疾步前行,作为我国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科创板的包容性不断增强,基础制度不断完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显现,成为促进科技创新、资本和产业良性循环的重要平台。

三年的打磨淬炼,从首批25家上市企业,到如今400余家的科创军团,科创板逐步集聚起一批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为代表的科创企业,“硬科技”底色愈发凸显。

在科创板的推动之下,一批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芯片行业领先企业在资金募集、人才引进、创新研发、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等多方面受益,也加速推动了在“卡脖子”关键领域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能力的提升,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借科创板的东风加速前行。

促创新小有所成

2019年科创板推出,定位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

历经三年发展,科创板硕果小成。

截至2022年6月13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已增至428家,总市值突破5万亿元。其中有5家千亿元市值巨头,11家市值超过500亿元,139家市值超过100亿元。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及节能环保六大行业,形成集成电路等优势产业集群。

作为我国注册制改革的首个试验领域,也是A股市场含金量和纯度最高的科创市场,科创板这块“试验田”,正体现出巨大的改革创新活力,更高的科技含量和更强的市场包容性和适应性。

科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更为强烈,由于前期需要巨大研发投入,导致一定期限内不盈利或者盈利水平较低,主要为成熟企业制定的主板上市标准很难适应科创企业的需要。在此情况下,三年前科创板一经推出便受到高度关注,也为科创企业的发展注入强心剂。

三年来,科创板在发行、上市、交易、披露、监管、退市等基础制度各个环节先行先试不断完善,包括降低发行上市门槛,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取消市盈率,更加市场化的询价制度,引入做市商制度等,增强交易活跃度和灵活性,在为“硬科技”企业保驾护航的同时,也推动了整体市场各个板块的市场化改革步伐。

同时,科创板灵活高效的机制,也符合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科创企业在项目融资、运营治理、人才引进和激励、研发投入等方面提供了机制性保障,让拥有核心技术和技术转化周期较长的优秀企业有机会尽快上市,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一步做大做强,对于企业把握产业发展机遇,实现快速发展和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科创板上市公司高度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内面临经济转型压力的背景下,注册制改革的顺利推进、上市企业的稳步扩容以及科创板的平稳运行,是提升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有利于推动实现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服务国家战略,为科技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硬科技”底色凸显

科创板设立的初衷是“专注打造中国硬核科技”,上市企业主要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三年来科创板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聚焦“硬科技”的板块定位。

历经三年发展,科创板已成为我国“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国内产业链自主可控、国产替代程度进一步提升,“硬科技”底色更加凸显。

“硬科技”研发的“技能树”离不开肥沃的资金土壤。通过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在人才引进,研发投入上提供的有力支撑,很多科创公司突破了科技创新上的资金瓶颈,企业能够更加心无旁骛地搞创新、抓经营、拓市场。

根据科创板上市公司财报,科创板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合计约850亿元,同比增长29%;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3%,居A股各板块之首;截至2021年年底,科创板研发人数占比达22.30%,远高于同期主板和创业板的8.14%和16.02%。

科创板的助力之下,上市公司的研发能力明显提升。数据显示,2021年底,科创板上市公司研发人员超过14万。2022年一季度,科创板公司合计研发投入同比增长75.93%。上交所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目前,科创板共有123家上市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分别占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的29%、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总数的32%。

二级市场在市场化、透明化、严监管的态势下,市场化约束机制明显增强,科创板市场化发行定价制度打破“新股不败”神话,破发成为“新常态”,打新溢价进一步降低,倒逼发行人与机构理性定价,投资者和投资机构也对上市企业的基本面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

同时,随着科创板新股数量的增加,不同类型的公司价值将得到更为合理的体现,注册制将引领市场向更加合理的估值和定价发展,企业也将更加客观评价自身的上市条件,有助于上市标的的进一步筛选,发现和挖掘企业的真实价值,促进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的投资由短期逐利向追求长期投资、理性投资转变,回归“硬科技”投资的价值逻辑。

芯片业加速前行

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国家多个战略规划确定的重要发展方向,对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支撑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上交所官网

芯片作为集成电路的主要载体,也是科创板重点支持的领域之一。据集微网统计,截至6月13日,已有66家芯片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占据A股同类公司的半壁江山。其中,包括45家设计公司,10家设备公司、7家材料公司、2家封测公司、2家制造公司。科创板总市值前10名的公司中有4家为芯片产业公司。

由于半导体行业的自身产业发展的规律,芯片领域的科创企业,往往具有产品迭代快、生态培育慢、投资风险高、回报周期长等特点,同时,我国芯片企业很多处于“卡脖子”领域技术研发突破的爬坡期,尤其需要资金和资本市场的支持。

科创板的设立,满足了芯片企业的客观需求,继产业投资基金后,为芯片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持久的资金支持,同时也有助于加速人才引进,创新研发和品牌形象,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让拥有核心技术但投资周期较长的芯片企业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目前,科创板已汇聚了一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芯片行业领先企业,涵盖了设计、制造、材料、设备、封测等产业链环节,产业集聚效应日趋明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发展格局。

在高研发投入助推下,科创板芯片相关企业保持了高成长性的发展势头。2021年科创板芯片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145.30亿元,同比增长44%,实现归母净利润238.51亿元,同比增长191%,全部公司实现营业收入正增长;全年研发投入金额176.6亿元,同比增长15.4%,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5.1%,研发力度跻身A股同行业公司前列,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强有力的支撑。

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由道力强。科创板三周年,国产替代逐步推进、企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整个半导体产业也迎来新发展机遇。随着科创板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深化,品牌效应逐步显现,未来科创板将成为我国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集聚地,也将有利于我国的半导体产业在健康稳健的赛道上加速前行。

(校对/Andrew)

责编: 李映
来源:爱集微 #科创板# #三周年#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